小说里的人物形象是作家塑造出来的。作家按照他给人物的定性,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、心理活动和行动,塑造出特定的形象。英雄,懦夫,君子,小人,性情之人,伪君子,老实人,骗子,清流,贪官,等等。
读小说,我们在读他人,他人的形象。社会上,历史中,我们每一个人也有一个形象。有时候,我们可能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我们自己,但是在社会上,尽管人海茫茫,假如有人注意你,你的形象还是清晰的。在人们的眼中和心中,你的形象,你是美还是丑,无所逃遁。而你的形象,就是你自己塑造的。所有外在的宣传,美化的,丑化的,都无法改变真实的你。我们每一个人,都在以自己的言行塑造着自己的形象。一言一行,时时刻刻。仿佛画一张人像,我们在画布上勾勒着,涂抹着,也在修改着。历史中的一个人,往往是一个定格或者说是最后定型的形象。
萨特说: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,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。
你想成为英雄,你就得有英雄的言行。你是你塑造出来的,怪不得别人。
屈原,司马迁,陶渊明,李白,杜甫,苏轼,方孝儒,曹雪芹,都是自己把自己塑造出来的。通过他们的言行,当然也包括他们的诗、文和小说。
现实的难处在于,你想成为英雄,可是你最后成了懦夫,或者在世人看来,你是一只狗熊。
这是因为,你的一言一行背叛了你。你与你的自我理想背道而驰,最终,你自己暴露了你的本相。
你可以成为常人,也可以当一个懦夫,没有人要求你成为英雄或一定要成为英雄。但是你总是慷慨激昂地说你要成为英雄,你在心里也想成为一个英雄。英雄是让人尊敬的。可是你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该你发言时你从来不出一声,有时看到你被一些事情气得脸都发紫,可你就是不发一言。你害怕。你总想着让人发言。别人发完言后,你连鼓掌的勇气都没有,你鼓掌的时候,两手是藏在桌子底下的。有时候,听一些人胡说八道,你完全不同意,你听了也非常气恼,你其实可以不听,可以走,或者找个借口出去透一透气,但你就是不动,你怕有人记住你。你知道,不发言和不动,后边会有一些好处。至少,没有危险。
现实的可笑可恼可恨之处是,你本来是反对的,可是你最后竟然投了赞成票。你以你的言行,时时刻刻,把你塑造成了你。你怪不得别人。是你把你塑造成了你。